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.常建
早晨进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曲径通幽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的声音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壁诗,载于《全唐诗·卷一四四》,当选为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表达了清晨参观寺庙后禅院的印象,用简单的画笔描绘了一个独特而安静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参观名胜的喜悦和对崇高境界的强烈追求。整首诗风格简约,层次分明,形象深刻,意境融洽,简洁明了,感染力强,艺术相当完整。它是唐代山水诗中独一无二的杰作。
它是一首五言律诗,但笔风似古风,语言简洁,格律变通。第一次合用流水对,第二次不对仗,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。自唐代以来,这首诗一直受到高度赞扬,主要是因为它的构思优美,非常有趣。诗歌以题咏禅院来表达隐逸的情趣,从晨游山寺开始,以赞美沧蓝为结,朴实地写景抒情,意在言外。这一委婉含蓄的构思,正如唐代殷评常建诗歌的艺术特点所说:「建诗如初发通庄,却寻野径,百里之外,方归大路。所以它的旨远,它的兴僻,妙句辄来,只有论意表。」(《河岳英灵集》)精辟地指出,常建诗的特点是构思巧妙,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获胜,然后感受诗歌的趣味性,而不是描写和文字惊人。所以,诗歌中的妙句,通常似乎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,令人惊叹。而妙句,就像诗歌的构思一样,工于造意,妙在言外。宋代欧阳修非常喜欢「竹径」几句,说「欲效其语作一联,久不可得,乃知造意者是难工也是难工也是难工。」。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,亲身体验。「竹径」几句话所写的意境情趣,更想写出这样的诗,但还是想写,「莫获一言」(见“题青州山斋”)。生动地反映了欧阳修的感受「竹径」几句话的好处,不在于精致的风景,让人如临其境,而在于能唤起身经其境的人的亲密回味,所以云很难造意。类似地,殷邈被称为「警策」的「山光」几句话,不但造语警拔,寓意更长,旨在发人深思。正是因为诗人专注于构思和造意,所以造语不求形似,而多含比兴,重在达意,扣人心弦,耐人寻味。
大部分盛唐山水诗歌都有一种优雅舒适的氛围,但各有独特的风格和成就。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,有盛唐山水诗的常见风格,但风格优雅清警,在艺术上与王维的精致和孟浩然的平淡不同,确实是独一无二的。
思辨绘本/青少英语 任选一门*1课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