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辨绘本/青少英语
任选一门*1课时
发表于四川
集合#周末大语文82个集合
大家好,我是安斌。
直到今天,《万历十五年》、这类历史读物《明朝那些事》长期以来一直在书籍畅销榜上,《汉武大帝》、像《大明王朝1566》这样的历史剧也常常被搬上荧幕。
即使你出去打车,司机师傅也会一边兴致勃勃地听历史讲故事,一边欣赏秦皇汉武、唐宗宋祖。
与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人更关注历史。
举例来说,印度人没有什么历史观念,他们只关心神灵,不关心现实世界发生了什么。
▲ 玄奘法师像
因此,印度的历史资料十分匮乏,以至于当代学者要研究印度历史,反而需要参考中国玄奘大师的《大唐西域记》。
为什么中国人对历史如此热衷?
古代人写史书主要有两个目的:
第一,通过记录历史,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。
所以史官的精神就是秉笔直书,就是真实记录所发生的事情,不隐恶,不溢美,所以他们甚至不惜付出生命。
春秋时期,齐国大臣崔邈杀死了齐庄公,齐国太史写下了“崔邈杀了他的君主”,结果被杀;太史的弟弟接任,写了“崔邈杀了他的君主”,又被杀了;另一个弟弟坚持这样写,又被杀了;最年轻的兄弟还是这样写的,崔邈终于手软了,让历史官记录他的污点。
当时,南方有一个叫南史氏的官员。听说齐国的历史官员一个接一个地被杀,他背着竹简去了齐国。当他听说崔英终于软化了,他从原来的路上回来了。
▲ 孟子像
历史能让邪恶的人有所顾忌,所以孟子说:
孔子成《春秋》中乱臣贼子害怕。
因为历史具有褒善贬恶的作用,对于古代人来说,阅读历史也成了一种道德教育。
所以,《三国演义》一手捋长,一手捧着《春秋》的关云长,成了忠义的化身。
第二,总结历史经验。
▲ 司马迁像
司马迁总结了他写《史记》的初衷:
在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为一家之言。
▲ 司马光像
所谓“以史为镜,可知兴亡”,宋代的司马光写了《资治通鉴》,希望他写的史书能成为皇帝治国事的参考。
读历史可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获得人生的智慧,这也是中国人爱读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最早的史书都是由史官编写的。
还有专门记录言语的,比如现存最早的史料《尚书》就是周王室历史官保存的上古帝王的演讲选编。
还有专门记事的,这类史书叫“史记”,或叫“春秋”。
最早的“史记”、“春秋”并非指特定的一本书,而是各国记事史书的总称。
秦代各国都有史记,除了鲁国的《春秋》外,都没有流传下来。
秦统一后焚书,史书是焚烧的重点,因此,这些官方独有的珍贵史料都被烧毁了。
一直到司马迁写《史记》的时候,想到这一茬还是痛心不已,连写了两个“惜哉”!
为什么偏偏鲁国的《春秋》还在流传?
因为鲁国的《春秋》被孔子编成教材教授门人,被儒家视为经典,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因为副本够多,所以逃离了秦火。
而且其它诸侯王的史记也从此消失。
在西晋太康时期,一群盗墓贼偷了魏襄王的墓,发现了很多竹简,其中一部《竹书年》其实是秦代魏国的历史记载。
遗憾的是,到了北宋,《竹书纪年》又失传了,今天我们只看到了一些片段。
所以,今天我们唯一能完全看到的秦代列国史记就是鲁《春秋》。
《春秋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14年间242年的历史。正是因为这本书,我们才称东周的前半部分为“春秋”。
《春秋》记事的特点是很简单,几乎等于新闻标题的列举。
由于春秋后期文化从官方转移到民间,出现了个人编辑史书,其中最重要的是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战争国策。
“左传”又称“春秋左传”,相传于左丘明。
汉人把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被称为儒家五经,而《解释经》则被称为传记。
那《左传》是一本什么书呢?
如果说《春秋》是新闻的标题,那么《左传》就是对新闻的叙述。
左传叙事生动有趣,文学价值高,一直受到读者的高度赞扬。
严格来说,《战国策》不能算是史书,因为里面的文章大部分都是针对纵横家族的。之所以叫《战国策》,是因为纵横家族也叫战士。
那时的纵横家族,如苏秦、张仪游说诸侯、雄韬大略,都是吹牛不上税的主人,所以《战国策》记载的历史并不可信。
遗憾的是,由于秦焚烧了各国的历史记录,《战国策》成为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记录。
然而,虽然史实并不可靠,但《战国策》的文学价值却很高。
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,既然是游说,就要注意修辞。
战国策常常采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,绚丽多彩的文字,展现出酣畅淋漓的气势。
宋代苏邈、苏轼、苏辙三父子的文风,深受《战国策》的影响。
《春秋》、司马光后来写的《左传》和《资治通鉴》都是编年史书。
▲编年体《春秋》
所谓编年体,就是把发生的事情,按照发生的年份,一年一年地写下来。
编年体有一个好处,就是事情的顺序很清楚,某一年发生了什么事,一目了然。
但是如果你想弄清楚一个角色的生活,那就麻烦了,因为他的事迹散落在每一年,特别是如果这个人活得很久,...
由于以人物传记为核心,汉代司马迁的《史记》创建的纪传体,更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,其中:
这一纪律是帝王的传记;
“名门”是王侯大族的传记;
“列传”是出身较低的杰出人物的传记。
但司马迁本人并未严格遵守上述分类标准。
比如孔子出身没落贵族,起义反秦的陈胜出身贱民,按道理都没有资格进入“名门”。
但是司马迁各自为他们写了《孔子名门》和《陈涉世家》,这表明了司马迁对他们的特别尊敬。
纪传体这一体裁很容易塑造人物形象,所以《史记》中的许多文章都写得生动有趣,艺术性很强,已经有了后世小说的原型。
怪不得鲁迅先生称赞《史记》:
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。
因为纪传体这么好用,所以历代官方编修的正史都是用纪传体来写的。
在纪传体史书中,最重要的是所谓的“前四史”:
《史记》 司马迁
《汉书》 班固
《后汉书》 范晔
《三国志》 陈寿
清代乾隆年间,将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等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“钦定”为“二十四史”。
从那以后,“二十四史”几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代称。
EASTWEST
写在最后:
有那么多严肃的史书,这还不包括浩如烟海的野史笔记。
因此,我才说,关注历史是中国文化深入骨髓的精神传统。
如前所述,古代史学家写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:褒善贬恶。
她们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凭借自己的秉笔直书,让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做恶有所顾忌。
它不能说没有任何作用,但是它的作用也非常有限,因为写历史的人很容易被当权者收购甚至威胁。
秦代贵族当权者做事还是有底线的,所以史官还是可以保持一定的骄傲。
后人的君王越来越杀人不眨眼,写历史的环境也越来越差。
比如清代最大的文字狱“明史案”金庸小说《鹿山公爵》开篇,有70多人被杀,其中14人被凌迟处死,涉及数千人,妻子被宁古塔几百人流放。
因此,皇帝在历史上的形象一般都比他们的真实形象好,甚至比他们好很多倍。
所以,我们还要去读这些可能不真实的史书吗?
当然可以阅读。
因此,我认为,无论我们自己读历史,还是给孩子读历史,都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:
不要完全相信,也不要完全不相信,要独立思考,去其糟粕,读取历史背后的深刻含义。
正如孟子所说:
相信《书》不如没有《书》。
要知道,孟子这句话里的“书”实际上指的是《尚书》——一本历史书。
有关文言文学习的文章:
关于文言文学习,孩子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?
孩子什么时候能开始学习文言文?
一篇文章解释了文言文的“背诵”问题
给孩子讲解文言文的三个小技巧。
推荐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文言文书目。
思辨绘本/青少英语
任选一门*1课时